首页 > 国内 > 正文

鲜视角 |这股茅奖剧集改编热,是市场新风向吗?|全球快资讯

2023-06-14 05:42:53来源:烹小鲜  

这是鲜喵的第 2198 篇吐血原创

喵族码字员:凌云


(资料图)

Pengxx01·鲜视角

茅奖获奖作品改编热。

就在近期,电视剧《北上》官宣开机,这部剧改编自徐则臣的同名小说,是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至此, 第十届茅奖的五部获奖作品里,已经有四部被改编为电视剧或者正在改编为电视剧,其影视化比例之高,在历届茅盾文学奖中也是少见的。

本届茅奖获奖作还有一个新的变化,那就是其影视化进程在加快。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是 2019年颁发的,四年之内四部作品就陆续开启影视化,考虑到版权交易、剧本打磨等一系列因素,这样的速度可谓相当惊人,基本是一路绿灯。

目前茅盾文学奖每四年评选一次,评选标准为长篇小说,这一规定给电视剧改编提供了便利。因为长篇小说篇幅长、人物多,非常契合电视剧的表达方式。

现实的种种迹象表明,影视改编的风向,正在吹向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并且在影视化的步伐上大大加快。那么,这是否代表了某种新的行业风向:茅奖剧集改编成为市场新宠?烹小鲜 ( pengxx01) 就以历年来茅奖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的情况,略加分析。

第十届茅盾文学奖

备受剧集改编青睐的一届

在第十届茅奖的获奖作品里,最先被改编成电视剧的作品是梁晓声的《人世间》,但是其影视版权的出售却远在获得茅奖之前, 2018年就敲定了。

由于着手改编的时间早,所以电视剧版《人世间》也是同届作品里最早跟观众见面的。这部剧以周家三代人为故事脉络,时间跨度近五十年,颇具宏观色彩和史诗气质。在 2022年播出之后,《人世间》迅速得到了观众认可,取得了极佳的口碑,目前其豆瓣评分为 8.4,可以说这一届茅奖获奖作剧集改编的头一炮算是打响了。

《主角》传出剧集改编的消息则是在 2020年,由原著作者陈彦在一次采访中透露出来,可见影视化的动作在获奖次年就开始了,此前陈彦的另一部小说《装台》也被改编为电视剧,于 2020年播出,是一部陕味十足的电视剧。另外值得一提的是 《主角》的导演是张艺谋,这也将成为他的首部电视剧作品

《主角》的故事是讲一位秦腔名伶在近半个世纪的遭遇,作为陕西人的张艺谋,本身对秦腔就情有独钟,载气创作生涯中屡屡运用这一元素,此次拍摄电视剧《主角》,可以说是一偿夙愿。

《应物兄》的影视化脚步同样不慢,在2021年的第六届北京十月文学月开幕当天,活动论坛推出了一份片单,其中最引人瞩目的就是李洱的《应物兄》。《应物兄》把关注点放在了当代知识分子身上,写他们复杂的思想变化,这书获得了评论界的高度赞誉,因为题材的缘故,视之为《围城》《儒林外史》一类的作品。

至于刚刚开机的《北上》,则跟《人世间》《主角》这两部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同样也是时间跨度很长的小说。一条运河,几个家族,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命运流转,其故事骨架还是非常传统的,可以说“大时代”与“小人物”这样的设定,让《北上》非常易于被人接受。

目前唯一没有影视改编动向的,就是徐怀中的《牵风记》了。这部取材于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小说,艺术手法独特,不过相比其他四部作品,从时间跨度上看明显没那么厚重,所以暂时无人问津也在意料之中。

能看出 这四部被改变为剧集的作品,有着许多的共同的点:一是时间跨度大,年代感十足;二是人物众多,其中往往牵扯到数家几代;三是故事性都比较强,有吸引观众看下去的点,因此这些作品备受青睐也就不足为奇了。

茅奖获奖作品改编剧集

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作为有着国奖之称的茅盾文学奖,在严肃文学的改编领域,其作品可谓是第一梯队。而且有着悠久的传统。所以与其说这股剧集改编的风吹向了茅奖作品,倒不如说是严肃文学改编热的回潮更确切。

早在第一届茅奖获奖作品中,像《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就被改编为两个版本的电影,到了 2012年又被改编为了电视剧。而《芙蓉镇》在电影之外,同样也被改编为电视剧,由赖水清执导,赵雅芝、沈孟生主演,不过两者的剧集版本都不如电影版影响大。而第二届茅奖获奖作品中,《钟鼓楼》被改编为电视剧,该剧由鲁晓威执导,吕中、郭平主演。

第三届茅奖获奖作品被改编为电视剧就更加普遍了。其中《平凡的世界》算是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分别在1990和2015年两度改编为电视剧,激励了无数人去奋斗,从而改变自身命运。2003年播出的《少年天子》,至今仍是茅奖改编剧里的经典之作。

到了第四届茅奖,《战争和人》被改编为电视剧《潇湘路一号》,《白门柳》被改编为《秦淮悲歌》,不过这两部作品的改编都不太理想。不过这一届有《白鹿原》这样一部经典,因此在剧集改编上扳回一局,不过可惜的是在电视剧拍摄期间,作者陈忠实去世,没能在荧屏上看到自己的作品。

第五届茅奖得到了全员影视化的待遇。《茶人三部曲》第一部《南方有嘉木》,1997年被拍摄成电视剧,由程前、吴刚等人主演。第二年,《抉择》被改编为同名电视剧,主演是李雪健、赵奎娥。《尘埃落定》于2002年被改编为电视剧,次年播出,主演是李解、刘威、宋佳等。电视剧版《长恨歌》则姗姗来迟,直到2006念安才跟观众见面。

第六届茅奖的获奖作品中,有三部被改编为电视剧,其中《历史的天空》和《英雄时代》都在2004年播出,而根据《张居正》改编的《万历首辅张居正》在2010年播出,作者熊召政担任编剧,但是就引起的反响来看,不如同届的其他两部作品。

第七届茅奖的获奖作品只有《暗算》一部被拍成电视剧,不过好在口碑和收视率都很不错,也算一枝独秀。

第八届的情况和第七届类似,也是只有一部小说被拍成电视剧,那就是《推拿》,不过像《一句顶一万句》这样的作品,被作者刘震云的女儿拍成了电影。

根据第九届茅奖获奖作改编的电视剧目前还没有播出的。两部确定改编的作品《繁花》《黄雀记》都在筹备中,只是《繁花》的导演是王家卫,按照王导慢工出细活的节奏,观众想要看到它估计还要等好久。

从以上这些茅奖获奖作改编的电视剧来看,能够被选中的作品时间跨度往往比较大,人物关系复杂,一家几代人的设置非常普遍。对于特定历史时间内社会矛盾的反应也比较典型。在艺术审美上,能看出对于现实主义题材以及平民史诗一类作品的偏爱。

第十届茅奖获奖作在剧集改编上受到的青睐,是有迹可循的,并非是什么新鲜事,总体可以看做是一次对严肃文学改编的回潮。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出以下三点:

一是经济因素。在降本增效的市场大环境下,一度热门的头部网文IP显得在性价比上缺乏优势,而茅盾文学奖获奖作的版权费,相比之下还处于价格洼地,这点对于那些捂紧钱袋子的影视公司来说,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

二是文本因素。严肃文学本身在文本层面上比较扎实,得益于茅盾文学奖的评选标准,讲一个完整的故事属于小菜一碟。几十万字的容量,要故事有故事,要文学性有文学性,比起动辄几百万字的网文来说,这种文本的改编显然更容易打动影视公司。

三是风险因素。能获得茅盾文学奖,说明作品本身是经过官方盖章印证的,这等于多了一层保险,不容易在题材、内容等方面出岔子,在影视化过程中的风险相对也小一些。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茅奖获奖作品得到剧集改编的机会,相信伴随着这种改编热度的提升,有望带来整个严肃文学影视化的热潮,这对于提升市场上剧集质量,将有着良好的导向作用。

注:全文图源网络

-END-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