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河南高考作文难不难?咋能拿高分?郑州名师点评 天天精选

2023-06-08 13:09:46来源:顶端新闻  

□大河报·豫视频记者 谭萍 文 受访者供图

6月7日是高考第一天,最受关注的莫过于首场语文考试的作文题目。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今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难不难?学生从哪些方面立意行文容易get高分?大河报·豫视频邀请到郑州两位名师进行点评支招。

高擎立德树人大旗,增强文化文明互鉴

点评人:郑州外国语学校高三语文备课组长杨丽平

今年的河南高考语文作文题目既凸显了高考“立德树人”的宗旨,引导即将步入大学校门、开启新人生旅程的青年学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处事原则;又引领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将视野投向更广阔的世界,思考文化文明互鉴的话题,以增强文化自信。

本题中的两则材料,针对的是国际关系、文明互鉴等时代命题,揭示的道理却是普遍的,语言生动形象,蕴含着大智慧。

第一则材料中含有两个对立的对象——别人和自己,做了有损别人的事,并不能让自己获益,反而会为人不齿,那么这句话的核心内涵是不做损人不利己之事,应倡导儒家的智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第二则材料“一花”不是春,“百花”春满园,只有一种花朵的世界是单调的,满园春色也建立在姿态各异、姹紫嫣红的“一花”之上,这里也有对立的对象“一花”和“百花”。这则材料显然是在谈文明互鉴问题,倡导各类文明交流互鉴,“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第一则材料从否定方面谈,说的是不应怎样;第二则材料从肯定方面谈,提供了行动思路。

综合两则材料,立意、行文或更应侧重对当今国际社会文明互鉴的阐述。当然,其中也蕴含了为人处世的智慧,尤其是第一则材料。今年的作文题既立足个体成长,又开阔视野襟怀,给普通学子以启迪。

题目的两则材料中涉及的“别人”“自己”“一花”“百花”是两组对应的对立概念,在个体、国家、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处理好“自己”发展与“别人”发展的关系,不人为地阻碍别人、别国的发展;在文明演进的过程中,处理好“一花”与“百花”的关系,各文明多姿多彩才是文明应有的姿态。

题目涉及的话题“文明互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话题,在三年的高中语文大考小考和平时的作文练习中,出现绝对不止一次,所以广大考生看到这个作文题目,应该都有所储备、有话可说。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年的作文题目平和、难度适中。

跳出自我桎梏,倡导多元视角

点评人:郑州中学语文教研组长、高级教师黄玫

个人和他者的关系是青年成长过程中最冲突的话题之一。今年河南高考作文继续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关注社会。

第一则材料:以灯和路为喻,引导学生思考,损人并不会利己,从反面切入引导学生思考自我和他者的关系。

第二则材料:两句正反名言,对比鲜明,突出了“春满园”的最好抉择是百花齐放。

更进一步引导学生明辨“百花”与“一花”的选择之高下,同时以“春”和“花”这样内蕴丰富的意象来譬喻,使写作的范畴顺理成章推进到个人、他者、社会、国家、世界等更大范畴的关系中去。而这些正是当代青年未来即将面对的成长语境。

这样的作文题,看似平凡,实则“用心良苦”。“一花”与“百花”的关系,实则引导学生进而联想到个人与国家,民族与未来,国际合作等普遍适用的社会关系并对其思考。

首先立意要高远。个人的光如何与他人的光交融?唯有融入时代浪潮,展现一代青年的时代担当,青春有为,为他人和祖国谋福利,才能既烛照自我,亦照亮他人!

其次形式要新颖。一定要在意象的表面意义和意象的联想意义上结合材料进行思考,如何把普遍的真理形象化、深刻化是学生切入论点和分论点的抓手。论证中有具体的社会重要的人物、事件和领域,针对当代青年要发出倡议和呼告,个人要不断地“走出桎梏”“走向春天”。

这次作文题目的设置,既展现出大国的气度,又让考生前行在青春报国的路上。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