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环球今日讯!今天的角度看,《隆中对》的战略处于什么水平?

2023-05-30 19:46:47来源:Zpuzzle  

我读《隆中对》,发现失误很多?


(资料图片)

1.它只是从丛林角度分析形势,而没有从政治和价值方面提出为什么战的东西(天下大义),这跟军阀有什么区别?

2.它只占天下十分之一地盘而想取天下,这种情况下不得不竭泽而渔的不断进行战争,给地方带来极大的灾难,这种战略市场选择水平怎么评价?

3.道义和市场已失,人才和组织更缺乏谋划,以至于后来人才断档,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缺乏人的吸引、选择、培训机制能叫战略吗?

4.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这已经是大家都知道的问题了,根本不符合战略的聚焦原则,他自己意识不到?

道义、市场选择、组织人才都已失误,似乎除了算计他姨父刘表的地盘,没有多少东西,你对这样的战略怎么看?

历史上但凡能干出点大事来的人,其实最讨厌的就是题主这种。

因为一个知道创业艰难的人,一定会明白最后,年近半百刘备从髀肉复生、寄人篱下到短短几年内就能跨有荆益且三分天下有其一,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其背后能提出这一战略的诸葛亮,即便不能说是顶级的战略家,但至少也是一流的谋士。

而题主问题的是,你诸葛亮说得事这儿没干成,那儿也没干成,就是个废物啊。

从刘备三顾茅庐算起,直至蜀汉灭亡,这段时间近60年。在中国历史上,多少英雄人物开创的基业几年、十几年就灰飞烟灭,蜀汉能坚持40多年的国祚,居然被看作是无能。

你去开个公司,你能保证40年不倒闭么?

从上帝视角看,《隆中对》有失误么?当然有。但《隆中对》的失误,本也不是诸葛亮一人造成的。在《隆中对》里,诸葛亮说得清楚,要“外结孙权,内修理政”,结果刘备为了复仇起兵伐吴,这就已经是破坏了《隆中对》的既定战略。蜀国经此一役元气大伤,这锅怎么也甩不到诸葛亮头上吧?

为什么说古今成大事的人,都比较烦题主这样的人?因为“战略”这种东西,是用来指引方向的,而在军事、政治层面的战略几乎不会有任何按照预期实现的可能。

为何?一方面,军事、政治等等东西本就是人来参与的,而人是具有能动性的。你下了这步棋,你无法保证对方一定会按照你预期的那步棋往下走。另一方面,现实是具有巨大随机性的,疾病、暗杀、交通事故等等,任何一场意外都有可能改变历史的进程。这些东西在根本上都是无法预测的,因此再高明的战略家,也无法预言几十年之后的事情。

既然如此,那么对于一个战略的评价,自然来源于其取得的效果。假如《隆中对》这样的战略是对曹操提出来的,那曹操未能统一天下,诸葛亮自然是个废物。但《隆中对》是对刘备提出来的,而按照《隆中对》的战略,刘备虽未能复兴汉室,最终却也称霸一方。

如果我们对照《隆中对》的战略,会发现《隆中对》里面大量的预期都没有实现,但刘备仍然打下了一方基业。用今天的话来说,《隆中对》的容错率简直高的可怕。

而在真实的世界中,领导最喜欢的就是这种高容错率的方案。因为容错率高,意味着自己可以更好地应对意外和风险,而不至于一次失败就输掉所有。而《隆中对》的容错率高到即便蜀国的皇帝是刘禅,这个国家都能维持40多年。

这就是为什么诸葛亮位列武庙十哲而如今一些人却对《隆中对》挑三拣四的原因——说到底,大家的视角是不一样的。

在题主看来,《隆中对》里有这么多错误,诸葛亮有什么牛逼的。

在如李世民、李靖之类的人眼里,在《隆中对》里有这么多错误的前提下,刘备按这个执行居然还能割据一方,享国数十年,诸葛亮真天下奇才也。

在没有上帝视角的前提下,一个人、一个组织的行动就如同在荒野里寻路,“战略”的价值就是找出可能性最大的那条路,而即便是“战略”的制定者也只能大概知道这条路可以走,而无法确定是否一定能走下去。在前进的道路上,可能会突然来一场地震将原来的道路变为裂谷,也有可能突然来一场洪水把能指示前进的路标都摧毁。一个明智的人,绝不会因为意外的出现,就认为当年的那些规划有问题——因为任何人都无法预知未来。

那么,诸葛亮的《隆中对》是什么战略水平?这就好比一个濒临倒闭、被催债公司堵门的手机厂老板,想找个CEO来操盘,那个CEO在面试的时候说只要按照我的做,必定会收购苹果。结果,在这个CEO操盘之后,这个公司迅速翻盘,没几年老板就有了几千亿身家,还跟苹果打了五六十年。最后,这个CEO死了,继任的董事长管不好事,公司被苹果收购了。

结果,后来一群人说“诶,你看诶,当年不是说收购苹果么?怎么才挣了区区几千亿都被人家收购了?”

说这话的人,可能一辈子连1个亿都挣不到。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