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 正文

【大豆周报】市场悲观情绪释放,期现价格显著下行-环球快讯

2023-04-23 04:26:55来源:CFC农产品研究  

作者 | 中信建投期货 研究发展部 石丽红


(相关资料图)

研究助理 刘昊

本报告完成时间 | 2023年4月21日

重要提示: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因本平台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符合规定的交易者,为控制交易风险,请勿点击查看或使用本报告任何信息。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距离国储计划结束收购的日期仅剩一周左右,在无后续收储消息公布的情况下,市场积压已久的悲观情绪在周内释放,大豆期现价格均呈现显著下跌趋势,现货价格周内下跌80元/吨,盘面均跌破5000关口。现阶段政策演变对行情影响较大,若后市无利好政策出台予以支撑,大豆偏差的基本面占据主导,期现价格中枢或将继续下移。

收储临近尾声,现货价格周内连续下调。本轮收购自3月9日起,已持续约40天,中储粮共开放40余个库点参与本轮收购任务,然而受制于仓容有限,自三月下旬以来,陆续有库点发出收满预告,库点外排车壮观,入库等待时间拉长。截至本周五,约有27个库点已收满或库点排车足以覆盖仓容,最近两周虽有部分库点再度开启收购或新增少数库点,但门前车队仍然较长,整体仓容依然紧张。目前距离国储计划收购结束仅剩一周左右,仍未有官方消息表明后续是否还会开展收购任务,市场观望情绪较为浓厚,贸易商收购谨慎,叠加高昂的压车费用挤压利润空间,大豆现货价格周内出现明显回落。本周五黑龙江地区大豆净粮(39蛋白及以上)采购价格5220-5300元/吨,周内下跌80元/吨,月内跌幅达180元/吨。下游需求的惨淡使得送往库点成为产区余粮消耗的主要渠道,而这一渠道将伴随收储结束而关闭。此外,市场上余留的部分等外豆目前仍未有明确去向,这部分质量偏差的豆源价格下跌幅度或更大,进而拖累整个大豆现货价格。

大豆种植面消息周内无明显变化,补贴政策仍是关注焦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4月16日,全国春大豆已播7.5%,关内地区相较关外地区气温回暖更快,适宜提前播种,而黑龙江地区预计将在五月上旬开启大豆大规模播种工作。目前对农户而言仍然处于种植品种选择的关键期,站在农户视角,决定其种植品种的核心乃是种植收益。我们在近期周报中多次指出,补贴政策落地是推动农户种植大豆的核心因素,原因在于去年三季度以来,大豆-玉米比价经历了明显下行,从此前2.0-2.3下降至近期1.8-1.9,种植玉米给农户带来的收益显著高于大豆,若不考虑种植补贴,农户种植玉米的意愿更大。然而今年黑龙江省释放了大豆350元以上每亩补贴的信号,可能令得农户种植倾向有转变,但农户更关心实际到手的补贴,因此补贴政策落地情况也是市场近期的关注点之一。

市场悲观情绪释放,盘面大幅走跌。春节以来,大豆供大于求的弱势格局成为市场利空计价的主要逻辑,国储收储是为数不多的利多因素。在“收储托市”的支撑下,大豆现货价格企稳回升,而盘面则在远端预期偏悲观的压力下继续偏弱运行,但跌势比较平缓。近期随着国储收储进入尾声,市场担忧情绪愈发浓厚,在仍无后续收储消息公布的情况下,积累已久的悲观情绪在本周释放,后半周盘面全线下跌,豆一合约均跌破5000关口,主力07合约跌至4870附近,为自2020年11月以来最低位,周内跌幅达3.94%。现阶段终端需求未见明显起色,而随着气温的回升,豆制品也进入季节性消费淡季,市场上廉价的肉禽蛋奶等食品供应充足,更令大豆消费“雪上加霜”。可以预见的是,未来若无其他政策消息的利好支撑,盘面中枢或不可避免地继续下移。具体到各合约上,我们仍然维持上周的观点:05合约受临近交割的影响,近期表现更多是资金离场所导致,期现价格的回归主要通过现货价格的加速下跌来实现;终端需求的修复则直接影响07、09以及11合约的走势;11合约除需求外近期需关注黑龙江省补贴政策的落地以及5月份大豆播种情况,中期需关注6-8月大豆生长状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周疾控局称近期输入病例中,新冠XBB.1.16的占比增加,相关部门也提示做好应对新冠二次感染的准备,引发市场对新冠病毒变异后二次感染的担忧。疫情扰动的再起或使得市场对国内需求的复苏节奏产生忧虑,也将对大豆需求造成冲击,这也许是未来影响大豆终端需求修复的潜在因素之一。

整体来看,国储的收储也仅是短期内延缓供应压力释放节奏,并未消除此利空因素,中长期的消耗仍取决于下游需求的改善状况。近期在国储支撑趋弱且无后续政策利多的背景下,大豆期现价格或将难以止住下跌趋势。

研究员:石丽红

期货交易咨询从业信息:Z0014570

电话:023-81157334

助理研究员:刘昊

期货从业信息:F03103250

重要声明

本报告观点和信息仅供符合证监会适当性管理规定的期货交易者参考,据此操作、责任自负。中信建投期货有限公司(下称“中信建投”)不因任何订阅或接收本报告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建投的客户。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中信建投对本报告所载资料的准确性、可靠性、时效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本报告中的资料、意见等仅代表报告发布之时的判断,相关研究观点可能依据中信建投后续发布的报告在不发布通知的情形下作出更改。

中信建投的销售人员、交易人员以及其他专业人士可能会依据不同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而口头或书面发表与本报告意见不一致的市场评论和/或观点。本报告发布内容并非交易决策服务,在任何情形下都不构成对接收本报告内容交易者的任何交易建议,交易者应充分了解各类交易风险并谨慎考虑本报告发布内容是否符合自身特定状况,自主做出交易决策并自行承担交易风险。交易者根据本报告内容做出的任何决策与中信建投或相关作者无关。

本报告发布的内容仅为中信建投所有。未经中信建投事先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或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对本报告进行翻版、复制和刊发,如需引用、转发等,需注明出处为“中信建投期货”,且不得对本报告进行任何增删或修改。亦不得从未经中信建投书面授权的任何机构、个人或其运营的媒体平台接收、翻版、复制或引用本报告发布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全国统一客服电话:400-8877-780

网址:www.cfc108.com

关键词:

责任编辑:hnmd003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